Welcome to my blog!

I collect stamps and cover-especially mail FDC by real post at first day of issue. If you also interested in swap cover with me, please e-mail: kiahsutw@gmail.com

For Update delay of This Blog, Please to my English/French Blog(↓)

因本Blog更新較慢,請至本人之英文/法文Blog
(↓)
顯示具有 Japan日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Japan日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日本平成22年郵票發行計畫(2010/4~2011/3)

特殊郵票
2010
4/20 郵趣週
4/23 平城遷都1300年紀念
5/6 夏季問候
6/4 2010年日本APEC
6/7 日本學士院獎100年紀念
6/14 動畫系列第13集
6/23 日美安保條約
7/23 通信日
9/21 航空100週年
9/22 動畫系列第14集
10/8 國際通信週
10/18 生物多樣性條約締約國第10次會議紀念
10/22 日葡友好150週年紀念
11/5 第3次UNI世界大會
11/8 冬季問候(與芬蘭聯合發行)
11上旬 平成23年用賀年郵票
11/22 干支文字郵票
11/29 議會開設120年紀念

2011
1/21 2011日本國際郵展
1/24 日德交流150週年
2/4 春季問候
3/23 動畫系列第15集

地方郵票
2010
4/1 故鄉的祭典第4集
4/30 故鄉的花第8集
5/21 國土綠化
6/1 故鄉心之風景第7集
7/1 故鄉的祭典第5集
7/8 旅行風景系列第9集
8/2 江戶名勝與精華的浮世繪
9/24 第65回國民體育大會
10/1 旅行風景系列第10集
12/1 故鄉心之風景第8集

2011
2/1 旅行風景系列第11集
2/8 故鄉的花第9集
3/1 故鄉心之風景第9集
※另於上半年與下半年各發行《地方自治法60年系列》各3套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日本《少年漫畫50年II》首日實寄封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Japanese weekly comic books for boys(II)




久違的更新...
不過最近的重心已經轉向另一邊的英法文blog
可能這邊會越放越久吧...

這是少年漫畫50年的第二集
比起上次的老作品
這次的作品大家可能比較熟悉
連《旋風管家》、《名偵探柯南》、《烈火之炎》、《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都出來了
讓人耳目一新阿~~~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日本郵政將發行《週刊少年漫畫50年II》郵票

如圖,目前沒大圖,大家就將就著看吧...
不過看到真的嚇一跳
已經推進到2004了
但是令人有點疑惑的是說
為什麼講談社部分不是選《Lovehina》或《Negima!》?
而且好像講談社的陣容沒小學館整齊?
可能是小學館的協調功力比較強吧...
PS:請問有人知道少年Sunday的(1)和少年Magazine的(2)(4)的中文版名稱?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日本鋼彈原圖卡(極限片)

Japanese anime stamp maxi card- Gundam Series




銷票是選擇「東京˙衫並上井草」郵局
是距離製作公司日昇社(Sunrise)最近的郵局
所以選擇它銷戳
應該是沒有問題

不過為了這套片
真的是吃盡苦頭
首先是片不好找
初代的鋼彈是偶爾才翻到的
而片又是光面
只好用2000號砂紙先磨一下
但是就如所見,效果並不是很好
加上郵局用的油墨並不是很深
真的看起來是差強人意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創校150週年》首日實寄封

Japan《The 150th Anniversary of Keio University》FDC



Postmark:
Location:Nihonbashi, Tokyo
Time:(Heisei)20.11.7/7.11.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日本橋
時間:平成20.11.7/2008.11.7(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慶應義塾大學(假名:けいおうぎじゅくだいがく,英文:Keio University),簡稱慶應大學或慶大,乃日本名思想家福澤諭吉所創建的日本第一所私立大學,仿照英式教育風格,慶應大學以學術自由及校園內蓬勃發展的活動著名。1858年,他設立的洋學塾是源流。大學更培育出日本許多具權威及影響力的人物,如日本IBM副總裁及日本前任總理小泉純一郎等。本部在東京都港區。

慶應義塾最初開始於福澤諭吉於江戶築地鐵砲洲(現在的東京都中央區明石町)所開設的蘭學塾。1868年,遷校至前一年1867年預先購入的芝新錢座(為江戶時代建立的一所鑄幣廠,位於現在的港區濱松町)的有馬家別邸遺跡,正因當年是慶應4年所以從此改稱慶應義塾。而「義塾」為英國的「公學」(Public School)的翻譯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有所謂的「三田的理財、早稻田的政治、駿河台的法學、白山的哲學」之稱,故位於「三田」的慶應義塾大學在傳統上是以經濟著名,「早稻田」為現在的早稻田大學,「駿河台」指的是中央大學,而「白山」指的是東洋大學。而三田會的存在和以其權勢為背景的知名企業家也不在少數。慶應義塾的塾訓是「獨立自尊」,故大學也延續塾訓而使用。"-wiki

"Keio University (慶應義塾大学, Keiō Gijuku Daigaku) is a university located in Minato, Tokyo, Japan. It is one of the leading universities in Japan,similar to one of America's Ivy League institutions.Keio is the oldest private university in Japan established originally as a school for Western studies in 1858 in Edo (now Tokyo) by founder Fukuzawa Yukichi. Its baseball team plays in the Tokyo Big Six league.

Keio was founded in 1858 by Fukuzawa Yukichi, who had studied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system at Brown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Keiō's initial identity was that of a private school of Western studies, it expanded and established its first university faculty in 1890, and became known as an influential leader in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Rugby union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Japanese students at Keio University by Edward Bramwell Clarke and Tanaka Ginnosuke. (The game had been played in the treaty ports of Yokohama and Kobe before that, but not between Japanese teams.)

The interest of Keio's students in baseball stretches back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history of exhibition games was reported internationally. In 1913, an American professional team made of players from the New York Giants and the Chicago White Sox played the Keio team in an exhibition game. In a 1932 exhibition game, the Keio team be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eam which was then touring Japan."-wiki

日本《平成21年用年賀郵票》首日實寄封

Japan《New Year's Greeting Stamps for 2009》FDC



Postmark:
Location:Nagasaki
Time:(Heisei)20.11.4/4.11.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長崎
時間:平成20.11.4/2008.11.4(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日本郵便今年照例發行「年賀用郵票」
而圖案依舊是民俗玩具
分別是
50yen、50+3yen:許願牛(長崎縣佐世保市)
80yen、80+3yen:三次人偶:乘牛的天神(廣島縣三次市)
日本也應該考慮一下換主題了...
只是,這次要代辦局寄掛號
給我寄平信...是怎樣阿(翻桌)

日本《源氏物語千年紀》首日實寄封

Japan《1000th Anniversary of The Tale of Genji》FDC



Postmark:
Location:Kyoto
Time:(Heisei)20.9.22/22.9.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京都
時間:平成20.9.22/2008.9.22(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源氏物語》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成書在公元1001年至1008年間。

「物語」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日本文學體裁,較著名的有《竹取物語》、《落窪物語》、《平家物語》等。《竹取物語》中輝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更是婦孺皆知。

《源氏物語》在日本開啟了「物哀」的時代,「物哀」即見物而生悲哀之情。此後日本的小說中明顯帶有一種淡淡的悲傷。而「物哀」也成為日本一種全國性的民族意識,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散文家、物語作者流傳了下來。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故事的主角為日本天皇桐壺帝之子,因天皇不希望他捲入宮廷鬥爭,因此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又因其予人光明燦爛之感,故美稱為光源氏。

故事圍繞著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愛情展開:早先他因為得知父親的寵妃藤壺長得很像自己已故的母親桐壺更衣,因此時常親近藤壺,長大後演變為對藤壺有戀慕的感情;然而藤壺畢竟是庶母,即使年紀只差五歲,仍不能親近,因此源氏終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壺一般的理想女性。後來他找到了藤壺的姪女若紫,長得和藤壺很相似,便帶回家中教養成心中思慕的理想女性,此女即後來的紫上。然而紫上在名份上並不是源氏的正妻,在光源氏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託,娶了自己的姪女,即朱雀院與藤壺之妹所生的女三宮做正妻,此舉令紫上心碎。而年齡跟他相差頗大的女三宮最後也與人私通生子,最後女三宮出家,紫上不久病逝,光源氏在經歷世事後也遁入空門,出家為僧。

光源氏一生光耀無比,最後官至太政大臣,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他與後母藤壺的私生子冷泉帝暗中得知光源氏實為生父後,賜他準太上天皇的地位。

從《匂宮》這一卷開始,講述光源氏死後其子孫間的愛情故事。從《橋姬》到《夢浮橋》這10卷則合稱為「宇治十帖」,以京都和宇治為主要舞台,描述女三宮之子薰之君、源氏外孫匂宮和源氏之弟八之宮的三個女兒──大君、中君及浮舟──之間糾葛的愛情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年代女子多半是沒有地位的,因此原書中所有女子都是沒有名字的,她們那些美麗的名字是後人依據篇名或是一些故事中的敘述特徵所加上的。作者紫式部的真實姓名也沒有記載,「紫」是後人取故事女主角「紫上」的「紫」字,而「式部」則是作者父親的官職名。"-wiki

"The Tale of Genji (源氏物語, Genji Monogatari) is a classic work of Japanese literature attributed to the Japanese noblewoman Murasaki Shikibu in the early eleventh century, around the peak of the Heian Period. I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world's first novel, the first modern novel, the first psychological novel, or the first novel to still be considered a classic, though this issue is a matter of debate (see Stature below.)

The first partial translation of Genji Monogatari into English was by Suematsu Kenchō. A free translation of all but one chapter was produced by Arthur Waley. Edward Seidensticker made the first complete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using a more literal method than Waley. The most recent English translation, by Royall Tyler (2001), also tries to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 Diet member Marutei Tsurunen has also made a translation in Finnish."-Wiki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日本《世界遺產第四輯-石見銀山》首日實寄封

Japan《The World Heritage-Iwami Ginzan Silver Mine》FDC



Postmark:
Location:Matsue
Time:(Heisei)20.10.23/23.10.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松江
時間:平成20.10.23/2008.10.23(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在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世界上流通的銀子約三分之一來自日本,而這些日本銀幾乎都產自石見銀山。

當時歐洲人所繪製的世界地圖裏特別將日本地圖上的石見的位置「Hivami Argenti Fodinae=石見銀礦山」標示出來,顯示了當時其不凡的地位。

石見銀山從1526年開始了長達近4個世紀的開採歷史,17世紀,這裡的銀產量曾占了世界銀總產量的1/3。石見銀山的開發時期與日本經濟史上的商業發展時期重疊,因此這裡所產出的白銀不僅作為貨幣在日本國內流通,而且還是日本與葡萄牙、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中國商人之間貿易往來交流的貨幣。

石見銀山從2000年列為日本的世界遺產推薦的暫定名單後,經過7年的時間,終於在2007年7月登錄於UNESCO世界文化遺產之中,成為日本第14處世界遺產,其範圍包括銀礦山遺址和礦山小鎮、石見銀山街道、港口和港口城鎮。

石見銀山遺跡的範圍:

1.銀礦山遺跡和礦山城鎮

完整保存了從16世紀前半開始到20世紀前半為止當時銀礦山開採時的各式樣貌,包括礦山主體以及伴隨著礦山開採的活動所形成的城鎮和山城遺跡。

(1)銀山柵内

為16世紀前半開始到20世紀前半為止進行了銀礦開採的銀礦山遺跡主體。於江戸初期用柵欄圍住主體部分以嚴禁外人進入,因此有了這樣的名稱。裡面除了銀的生産活動之外還包括生活・流通・信仰・支配等相關的遺構・遺物至今還保存的非常良好。

(2)代官所跡

於17世紀從銀山柵内移轉到大森地區的石見銀山的支配中樞設施遺跡。

保留了1800年左右所重建的表門・門長屋的建築遺構。

(3)矢滝城跡

為防禦石見銀山的山城遺構之一,温泉津沖泊道於附近通過。中世山城的地形地貌保存的非常良好。

(4)矢筈城跡

為防禦石見銀山的山城遺構之一,隔著温泉津沖泊道與矢滝城對對峙。中世山城的地形地貌保存的非常良好。

(5)石見城跡

為防禦石見銀山的山城遺構之一,守備進出仁摩方面的街道周邊。中世山城的地形地貌保存的非常良好。

(6)大森銀山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隨著礦山的開採所發展起來的城鎮,為江戸時代幕府的直轄地的石見銀山附御料150余村的中心町。武家・商家的故居以及、社寺等建築物保存的非常良好。昭和62年被日本政府選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7)宮ノ前地區

在大森地區的代官所跡附近所發現的,為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期的精錬銀礦的工房遺跡。

(8)重要文化財熊谷家住宅

為大森地區最大規模的商家建築。展示有力商人的地位以及其生活的變遷。

(9)羅漢寺五百羅漢

在岩盤上挖掘3個石窟,安置3尊的石造佛像和500尊五百羅漢坐像。據傳是18世紀中左右所製作完成,為代表石見銀山的石造物文化的信仰遺跡。


2.街道(石見銀山街道)

從石見銀山連接到二個港灣的街道,為銀・銀礦石和各種物資的輸送道路。

(10)鞆ヶ浦道

鞆ヶ浦是銀・銀礦石等物品出港時所利用的街道,全長約7公里。

(11)温泉津沖泊道

石見銀山外港的温泉津・沖泊連結於柵内全長約12公里的街道。於17世紀初期尾道道開發完成之後成為銀山與港口聯繫的主要幹道。


3.港和港町 

在石見銀山所産出的銀・銀礦石輸出所利用的二個港灣和、與鄰接於港灣所發展出來的港町以及港灣聚落。

(12)鞆ヶ浦

16世紀前半開始到中期左右,將銀、銀礦山輸出到博多的港口。

(13)沖泊

主要於16世紀後半約40年之間、作為銀的輸送以及石見銀山的物資補給、軍事基地等機能的港口。二個的城跡以及鼻環岩等讓人回想起當時居住的情景。與温泉津成為一體是一個充滿歷史性的傳統港口城鎮。聚落當時的土地利用至今還持續的傳承著。

(14)温泉津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作為石見銀山的外港所發展出來的温泉港町。維持了從江戸時代以來城鎮樣貌,保存了許多的町屋、廻船問屋、温泉旅館、社寺等的傳統的建造物。平成16年被日本政府選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是日本唯一的被指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溫泉港町。"
-合成行工務店


"The Iwami Ginzan (石見銀山, Iwami Ginzan) was a silver mine in the city of Ōda, Shimane Prefecture, on the island of Honshū, Japan. It was added to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n 2007.
It was developed in 1526 by Kamiya Jutei a Japanese merchant. It reached its peak production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of approximately 38 tons of silver a year which was then a third of world production.
Silver from the mine was used widely for coins. It was contested fiercely by warlords until the Tokugawa Shogunate won control of it in 1600 as a result of the Battle of Sekigahara in 1600. It was later secured by fences and barricaded by pine trees. Yamabuki Castle was built in the centre of the complex.
Silver production from the mine fel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s it had trouble competing with mines elsewhere and it was eventually closed."
-wiki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日本《旅之風景第二輯》首日實寄封

Japan《Travel Scenes Series No.2-Kyoto, Kiyomizu-tera~Gion》FDC



Postmark:
Location:Kyoto
Time:(Heisei)20.10.1/1.10.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京都
時間:平成20.10.1/2008.10.1(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清水寺

清水寺是一座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清水的寺院,於778年寶龜9年)前後由延鎮上人起造。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原本屬於法相宗這一宗派但目前已獨立,成為北法相宗的大本山。

清水寺與鹿苑寺(金閣寺)、嵐山等同為京都境內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一年四季前來朝拜的香客或來訪的觀光客是絡驛不絕。除此之外,清水寺也與石山寺滋賀縣大津市),長谷寺奈良縣櫻井市)等寺廟並列,自古以來就一直以嗣奉觀音的廟宇而為人所熟知,也是西國三十三箇所(在關西地區參拜33所觀音廟的巡訪活動)中第16所寺廟。自平安時代以來,就經常出現于日本文學作品當中。1994年,清水寺以身為古都京都之文化財之一部分,列名至世界文化遺產中。"

-維基

Kiyomizu-dera

Kiyomizu-dera
(清水寺?) is a Tendai Buddhist temple in Eastern Kyoto. Its full name is Otowa-san Kiyomizu-dera (音羽山清水寺?). The temple is part of the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Kyoto (Kyoto, Uji and Otsu Citi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Not one nail is used in the whole temple.

Gion

Gion
(祇園) is a district of Kyoto, Japan,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the Middle Ages, in front of Yasaka Shrine. The district was built to accommodate the needs of travelers and visitors to the shrine. It eventually evolved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xclusive and well-known geisha districts in all of Japan."-wiki

由於京都局接二連三被指定為首日銷戳局
這封很幸運的可以先回來
但是另一封《源氏物語千年》就沒那麼好了
到目前為止還沒見蹤影...

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日本《動畫男女主角系列第八輯-機動警察》首日實寄封

Japan《Animation Hero and Heroine Series No.8-Patlabor》FDC



Postmark:
Location:Nihonbashi, Tokyo
Time:(Heisei)20.8.22/22.8.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日本橋
時間:平成20.8.22/2008.8.22(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機動警察》(機動警察パトレイバー)是一系列日本漫畫動畫作品,從1988年結城正美開始漫畫連載至今,已包括漫畫,一部動畫電視影集,兩部OVA系列,三部動畫電影。

這一系列作品雖然各自不同,但是情節都共通設定在虛構的1998年2002年間。日本東京因為溫室效應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有沉沒之虞,所以開始所謂巴比倫計畫:建造巨大海堤以及在東京灣填海造 陸。巴比倫計畫大量引進人類駕駛的大型機器人「Labor」加入建築業,與Labor有關的治安問題也層出不窮。這一系列作品的主要角色就是專門負責這類 案件的機動警察特車二課。特車二課配備先進的警用Labor「Patlabor」(patrol labor之意),與整備班和特車一課一起駐紮在東京一處偏遠的海埔新生地。"-維基百科

"Patlabor (a portmanteau of "patrol" and "labor") refers to Mobile Police Patlabor (機動警察パトレイバー Kidō Keisatsu patoreibā), a manga franchise created by Headgear, a group consisting of director Mamoru Oshii, writer Kazunori Ito, mecha designer Yutaka Izubuchi, character designer Akemi Takada, and manga artist Masami Yūki. The manga received the 36th Shogakukan Manga Award for shōnen in 1991.[1]

The popular franchise included a manga, a TV series, two OVA series, three feature length movies, and a short film compilation, named Minipato (ミニパト) because of its super-deformed drawing style. The series has been adapted into video games and licensed products from OST to toys. Patlabor is known for using mecha - designed by Yutaka Izubuchi - not just for police or military purposes, but also for industrial and municipal jobs.

Animations from Patlabor were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music video Juke Joint Jezebel by KMFDM."-wiki

這次是《機動警察》...
還是一堆機器人的感覺
一點都不"萌"...
希望下一次可以有比較可愛的角色啊...
不過明年有四套動漫畫的郵票要發
期待明年吧...

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日本平成21年度郵票發行計畫 2009.4~2010.3

黑色為特殊郵票;藍色為地方郵票

平成21年(2009年)

4 / 1 故鄉之花第4集

4 /10 天皇皇后兩陛下金婚紀念(結婚50年)
4 /17 動畫男女主角第10集
4 /20 郵趣週

5 / 8 紅十字思想誕生150週年
5 /21 陪審員制度啟動
5 /22 少年漫畫50年

6 / 1 旅之風景系列第6集
6 / 2 日本開港150年
6 / 5 國土綠化
6 /23 故鄉心之風景第5集
6 /30 南北極的極地保護

7 / 1 故鄉之花第5集
7 /23 書信之日
7 /23 夏季問候

8 / 3 江戶名勝與美的浮世繪
8 /10 故鄉的祭典第2集

9 / 1 近代俳句的故鄉-松山
9 /18 愛護動物週制訂60年
9 /25 第64屆國民體育大會

10/ 1 故鄉的祭典第3集
10/ 8 故鄉心之風景第6集
10/ 9 國際通信週
10/16 日本-奧地利交流年
10/16 日本-匈牙利交流年
10/23 動畫男女主角第11集

11上旬 平成22年用賀年郵票
11/12 天皇陛下即位20年
11/20 干支文字郵票
11/24 冬季問候

12/ 1 故鄉之花第6集

平成22年(2010年)

1 /22 動畫男女主角第12集
1 /25 春季問候
1 /29 旅之風景第7集

2 / 1 故鄉之花第7集

3 / 1 旅之風景第8集
3 /23 聖馬力諾

※另外在上半及下半年度會各另插《地方自治法實施60年系列》各兩套。

......有沒有想砸人的感覺?

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

郵品出售/Maximum Card For Sale


出售以上兩張日本《Hello!Kitty》原圖卡(極限片)
皆為Sanrio出版的明信片
貼日本郵政08.7.23發行之Hello!Kitty票
銷(平成)20.7.23押印機特戳
(此戳當天不在窗口提供銷戳服務,需委託郵局銷戳)
稀有
兩張一組售RMB(CNY)100或HKD128
(含航空掛號郵費)
也可以8張國際回郵券(IRC)交換
意者請洽e-mail:kiahsutw@gmail.com
或右邊Guestbook留言

JAPAN《Hello!Kitty》maximum card for sale
All of them are postcard published by Sanrio.
And stick Hello!Kitty stamp issued by Japan post
at July 23, 2008.
Postmark is special postmark dated (Heisei)20.7.23
and which is unavailable by post office counter at issue day.
(Need to mail to appointed post office and ask
for this postmark.)
Rare
2 for a set: EUR10 or USD15.
(Include postage of Registered Airmail)
Accept exchange by 8 pieces IRC (International Reply Coupon).
Please e-mail:kiahsutw@gmail.com
or leave a message in Guestbook.

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日本《Hello!Kitty》首日封



Japan《Hello!Kitty》FDC
「はろうきてぃ」初日カバー

Postmark:
Location:Nihonbashi, Tokyo
Time:(Heisei)20.7.23/23.7.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日本橋
時間:平成20.7.23/2008.7.23(首日)
戳種:特戳(押印機戳)及機銷戳

這個押印機戳當天沒有在窗口提供銷戳服務
必須全部委託郵局代為銷蓋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日本《Hello!Kitty》原圖卡(II)



Japan《Hello!Kitty》maximum card

Postmark:
Location:Nihonbashi, Tokyo
Time:(Heisei)20.7.23/23.7.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郵戳:
地名:日本橋
時間:平成20.7.23/2008.7.23(首日)
戳種:特戳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日本《Hello!Kitty》原圖卡( I )



Japan《Hello!Kitty》maximum card
Postmark:
Location:Nihonbashi, Tokyo
Time:(Heisei)20.7.23/23.7.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郵戳:
地名:日本橋
時間:平成20.7.23/2008.7.23(首日)
戳種:特戳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日本《Hello!Kitty》首日實寄封(80yen版張)


Japan《Hello! Kitty》FDC(80yen sheet)
「はろうきてぃ」実逓初日カバー(80円シート)

Postmark:
Location:Nihonbashi, Tokyo
Time:(Heisei)20.7.23/23.7.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日本橋
時間:平成20.7.23/2008.7.23(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日本郵局上次出「無嘴貓」郵票是04年左右的事情
是以「greeting(問候)」郵票的名目出的
而當時問候郵票是屬普通郵票
沒有首日特戳
更不用談官封了(日本無官封)
只能銷固定的日戳

這次就不一樣了
雖說算是臨時插隊的郵票
但是有特戳
還是kitty的...
真不知道這次郵局那邊排成甚麼樣子...
尤其到目前在日雅拍上
還沒看到
不知道是惜售還是大家沒想到...

日本《Hello!Kitty》首日實寄封(50yen版張)

Japan《Hello! Kitty》FDC(50yen sheet)
「はろうきてぃ」実逓初日カバー(50円シート)

Postmark:
Location:Nihonbashi, Tokyo
Time:(Heisei)20.7.23/23.7.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日本橋
時間:平成20.7.23/2008.7.23(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日本《G8北海道洞爺湖高峰會》首日實寄封

Japan《G8 Hokkaido Toyako Mummit》FDC

Postmark:
Location:Sapporo, Hokkaido
Time:(Heisei)20.7.7/7.7.2008(First Day of issue)
Postmark: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郵戳:
地名:札幌
時間:平成20.7.7/2008.7.7(首日)
戳種:特戳及手銷戳(和文及歐文戳)

嘛...G8(或加幾)這次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舉行
洞爺湖風景很美,但是這次還是沒啥結果
可以說是有點勞師動眾,事倍功半
不過不舉行又沒有溝通的機會
真是......

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日本《地方自治法實施六十年系列-北海道》首日實寄封


Japan《The 60th Anniversary of Enforcement of the Local Autonomy Law-Hokkaido》FDC


Postmark郵戳:
Location地名:札幌(Sapporo, Hokkaido)
Time時間:01.07.2008(首日 Day of issue)
Postmark戳種:特戳及手銷戳Special postmark and standard postmark

為了配合日本造幣局推出「地方自治法實施六十年」紀念幣
日本郵政推出這個系列
預計要出十年....
(47個都道府縣,每個出一個,一年出五套左右...)
像義大利和俄羅斯的那種行政區郵票一樣
不過要出十年...等集完在下都快邁入不惑了...

此次的郵票其實都有可以相對應的風景戳
不過
「クリオネ」沒有就是了
但由於北海道幅員廣大
恐怕沒辦法一天跑完吧...